2009年12月12日 星期六

穿山龍

科名:薯蕷科
属名:薯蓣属屬名:薯蕷屬
(英)Japan Yam Rhizome
別名穿龍薯蕷野山藥 、串地龍、地龍骨、龍萆。 【異名】穿龍骨、穿地龍(《東北藥植志》),狗山藥(《河北藥材》),山常山(《山東中藥》),穿山骨(《中國藥植圖鑑》),火藤根(《陝西中草藥》),粉萆薢、黃薑、土山薯(《中國經濟植物誌》),竹根薯、鐵根薯、雄姜、黃鞭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,地龍骨、山花啦、金剛骨(《河北中藥手冊》),串山龍(《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》)。
來源為薯蕷科植物穿龍薯蕷的根莖。
植物形態多年生纏繞草質藤本,根莖橫走,栓皮呈片狀脫落,斷面黃色。莖左旋,無毛。 葉互生,掌狀心形,變化較大,長8~15cm,寬7~13cm,邊緣作不等大的三角狀淺裂、中裂或深裂,至頂生裂片較小,全緣。花單性異株,穗狀花序腋生;雄花無柄,花被6裂,雄蕊6;雌花常單生,花被6裂。 蒴果倒卵状椭圆形,有3宽翅。蒴果倒卵狀橢圓形,有3寬翅。 种子每室2枚,生于每室的基部,四周有不等宽的薄膜状翅。種子每室2枚,生於每室的基部,四周有不等寬的薄膜狀翅。 花期6~8月,果期8~10月。花期6~8月,果期8~10月。
生於山坡林邊、灌木林下及溝邊。主產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、河北、內蒙古、山西、陝西。
採製春、秋季採挖,挖取根莖,除去鬚根、外皮(栓皮),曬乾。
性狀根莖呈圓柱形、類圓柱形,稍彎曲,有指狀分枝,長短不一,直徑0.3~1.5cm。表面棕色或黃色,兩側散生須狀細根或細根斷痕。質堅硬,斷面平坦,白色或類白色,粉性。 氣微,味苦澀。
化學成分主要含薯蕷皂甙(dioscin)等多種甾體皂甙。
性味性溫,味甘、苦。
功能主治舒筋活血,止咳化痰,祛風止痛。用於腰腿疼痛、筋骨麻木、跌打損傷、閃腰、咳嗽喘息、氣管炎。
【用法用量】內服:煎湯,乾品6-9g,鮮品30-45g;或浸酒。 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外用:適量,鮮品搗敷。
【摘錄】《全國中草藥彙編》
[ 編輯本段 ] 药理作用藥理作用 1.镇咳作用:小鼠口服总皂甙、水溶性或水不溶性皂甙、分子筛l号(乙醇回流浓缩液加乙醚即有析出物沉下,析出物的水溶液浓缩后通过分子筛,先后得分子筛l号和2号)或腹腔注射煎剂,都有明显的止咳作用(氨水喷雾引咳法)。
1.鎮咳作用:小鼠口服總皂甙、水溶性或水不溶性皂甙、分子篩l號(乙醇回流濃縮液加乙醚即有析出物沉下,析出物的水溶液濃縮後通過分子篩,先後得分子篩l號和2號)或腹腔注射煎劑,都有明顯的止咳作用(氨水噴霧引咳法)。 薯蓣皂甙元无效。薯蕷皂甙元無效。 镇咳有效部分主要在极性最强的部分,此外甾体皂甙在较大剂量时也有效。鎮咳有效部分主要在極性最強的部分,此外甾體皂甙在較大劑量時也有效。
2.祛痰作用:小鼠口服總皂甙、水不溶性皂甙、分子篩l號或腹腔注射煎劑均有顯著的祛痰作用(酚紅法),水溶性皂甙效果不顯著。 主要有效成分是甾體皂甙類。
3.平喘作用:豚鼠口服分子篩l號有平喘作用(組織胺噴霧法),分子篩2號及薯蕷皂甙元均無效。 煎劑對組織胺或乙酰膽鹼噴霧引起的支氣管痙攣都有預防作用。平喘有效成分在極性最強的部分及甾體皂甙,但均需較大劑量方有效。
4.對心血管的作用:總皂甙10mg/kg能顯著降低兔血膽甾醇及血壓,延緩心率、增強心收縮振幅、增加尿量、降低β/α脂蛋白比例,改善冠狀循環,認為對輕度動脈粥樣硬化病人有效。又有報告,總皂甙3mg/kg對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家兔之血膽甾醇水平,並無明顯降低作用,而對主動脈斑塊、肝臟脂肪沉積有減輕作用。 400mg/kg灌胃3天,第3天再腹腔注射同量藥物,能顯著增加小鼠冠脈流量(銣86示踪法),並能對抗垂體後葉素引起的冠脈收縮(兔心電圖法),但它對大鼠心肌耗氧量有增加作用,水溶性總皂甙給麻醉犬靜脈注射(70mg/kg),可引起血壓下降,十二指腸給藥則無此作用。煎劑1g/kg腹腔注射對小鼠有鎮咳和祛痰作用,0.5-1.0g/kg對組胺等引起的豚鼠喘息有對抗作用,祛痰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為甾體皂甙Dt ,鎮咳作用的有效部分是極性最強的部分-Ⅵ號。
[ 編輯本段 ] 中药化学成分中藥化學成分 穿山龍含薯蕷皂甙(dioscin),纖細薯蕷皂甙(gracillin),穗菝葜甾甙(asperin),25-D-螺甾-3,5-二烯(25-D-spirosta-3,5-diene)及對羥基芐基酒石酸(piscidic acid)。
[ 編輯本段 ] 药(毒)理学藥(毒)理學 。小鼠腹腔注射煎劑半數致死量第一批製劑為9.9g生藥/kg,第二批為19g生藥/kg。口服總皂甙,小鼠半數致死量為2.21土0.14g/kg。
[ 編輯本段 ] 生态环境生態環境
1.穿龍薯蕷生長於海拔300-2000m的山坡、林邊、河谷兩側或灌木叢中,山脊路旁、溝邊也有。
2.柴黃薑生於海拔1000-1800m的河谷灌叢和稀疏雜木林下及林緣。
[ 編輯本段 ] 各家论述各家論述
1.《東北藥植志》:舒筋活血,治腰腿疼痛,筋骨麻木。
2.《山東中藥》:治風寒濕痺。
3.《陝西植藥調查》:制瘧,止疼,消腫。
4.《陝西中草藥》:治咳嗽,風濕性關節炎,大骨節病關節痛,消化不良,瘧疾,跌打損傷,癰腫惡瘡。
[ 编辑本段 ] 资源分布資源分佈
1.穿龍薯蕷分佈於東北、華北、西北(除新疆)及河南、湖北、山東、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四川等地。
2.柴黃薑分佈於陝西秦嶺以南和甘肅南部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貴州等地。
[ 編輯本段 ] 药方选录藥方選錄
①治腰腿酸痛,筋骨麻木:鮮穿山龍根莖二兩。水一壺,可煎用五、六次,加紅糖效力更佳。 (《東北藥植志》)
②治勞損:穿山龍五錢。 水煎冲红糖、黄酒。。每日早、晚各服一次。(《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》)
③治大骨節病,腰腿疼痛:穿山龍二兩。白酒一斤,浸泡七天。每服一兩,每天二次。 (《河北中藥手冊》)
④治閃腰岔氣,扭傷作痛:穿山龍五錢。水煎服。(《河北中藥手冊》)
⑤治瘧疾:火藤根三錢,青蛙七、野棉花各二錢。發病前水煎服。(《陝西中草藥》)
⑥治癰腫惡瘡:鮮火藤根、鮮苧麻根等量。搗爛敷患處。 (《陝西中草藥》)
⑦治慢性氣管炎:鮮穿山龍一兩。 削皮去根鬚,洗淨切片加水,慢火煎二小時,共煎二次,合併濾液,濃縮至100毫升。 分早晚二次服,十日為一療程。(內蒙古《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》)
[ 編輯本段 ] 中药化学鉴定中藥化學鑑定 理化鉴别理化鑑別
(1)取本品粉末約2g,加水30ml,水浴上加熱10min,濾過。取水提取液2ml,置於具塞試管,振搖1min,產生大量峰窩狀泡沫,放置10min,泡沫沒有明顯消失。(檢查皂甙)
(2)取上述水提取液2ml,加入2%紅細胞混懸液5-10滴,放置數分鐘,血液逐漸被溶解致使提取液呈紅色透明液。 (檢查皂甙)
(3)取本品粉末2g,加80%乙醇加熱浸提,濾過。濾液蒸去乙醇,放冷,殘渣溶於少量醋酸中,加醋酐和濃硫酸,應顯紫紅色。 (檢查皂甙)
(4)薄層色譜取本品粉末1g,加2mol/L鹽酸約10ml,加熱水解4h,濾過。殘渣用水洗至中性,60℃真空乾燥2h,加石油醚(60-90℃)回流提取4h,提取液蒸乾後加氯仿2ml溶解作供試液;另取薯蕷皂甙元用氯仿製成每1ml含1mg作對照。各取10μl點於同一矽膠-10%CMC板上,用氯仿-丙酮(93:7)展開,噴霧3%磷鉬酸醇試液,加熱顯色。 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色斑點。
[ 編輯本段 ] 临床运用臨床運用
1.治療慢性氣管炎:應用穿山龍片劑(每片含原生藥2.5g),第一療程每日2次,每次2片;第二療程每日3次,每次2片,均以10天為一療程。 治療26例,第一療程的有效率為80.8%,顯效率30.8%;第二療程的有效率。臨床證明穿山龍片對咳、痰、喘、炎均有療效,尤以鎮咳、祛痰作用較強。在中醫分型方面,以脾濕型的療效較高。 亦有用穿山龍配合黃芩、桔梗製成複方注射液,每2ml含上述生藥各2g。肌肉注射,每日2次,每次2ml。 6天為一療程,休息3天后再行第二療程,也可連續治療12天。l17例患者經l-2個療程治療後,近期治愈61例(52.1%),顯效37例(31.6%),好轉19例(16.2%)。 複方穿山龍注射劑具有良好的祛痰效果,一般在用藥後l-2天即可使痰變稀,隨之痰量顯著減少;但鎮咳作用不夠強。治療中有部分病人食慾增加,睡眠好轉,未發現不良副作用。實驗證明此註射液對肺炎雙球菌、甲型鏈球菌、卡他球菌都有抑菌作用。
2.治療急性化膿性骨關節炎:取穿山龍根洗淨、切片、曬乾。成人每天3兩,小孩每天2兩,早晚各煎服1次。 治療8例,5例痊癒。其中有6例並發膿毒血症,血培養陽性(多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),由於抗菌素未能控制,經加用穿山龍後獲得比較明顯的療效。
3.治療甲狀腺瘤和甲狀腺機能亢進:取穿山龍根莖乾品20斤切片或研粉,以60度白酒100斤浸泡l週後過濾,濾液減壓蒸餾,每1000ml浸液中蒸出白酒600ml後即成穿山龍浸膏(每毫升含生藥0.5g)。日服3次,每次10-20ml。觀察甲狀腺瘤8例,有效7例,無效l例。服藥20天左右開始顯效,瘤體縮小,原有憋氣感者均消失;連服2個月左右,瘤體進一步縮小,質地變軟;一般服藥3個月,外觀不見腫瘤。 甲亢5例,服藥後突眼症狀均有顯著改善以至消失,心悸、食慾亢進、手汗多、手顫也有不同程度改善,但對基礎代謝率和吸碘率的改善不顯著。開始顯效時間在服藥1月左右,連續服藥2-3個月後突眼症狀可以消失。副作用:個別病例有腹痛,停藥後即消失。
[ 編輯本段 ] 穿山龙栽培技术穿山龍栽培技術
一、穿山龍的植物學特徵
穿山龍為多年生纏繞性草本植物。根狀莖橫眾,木質,多功能分枝,外皮黃褐色,易成片狀剝離。 。莖左旋、細長,常纏繞於它物上。葉互生,葉片卵形或廣卵形,常5-7淺裂,先端漸尖。 花黃綠色,小,雌雄異株,穗狀花序,腋生,雄花序复穗狀,雌花序單一,下垂,綠黃色。蒴果卵形或橢圓形,具3翅,成熟後黃褐色。種子上方具長方形膜質翅。 花期6月-8月,果期7月-9月。千粒重9.5克左右。
二、穿山龍的生物學特性
1.穿山龍的生長環境。 穿山龍常野生於山坡、林緣和雜草、灌木林中。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種植及山坡地種植。
2.種子的發芽及幼苗生長。 穿山龍種子棕褐色,扁平,橢圓形,具膜翅,發芽率40%-60%。 種子適宜的發芽溫度為20℃-30℃,有足夠濕度(土壤含水量16%—19.6%),約25-28天出苗;如溫度低於10℃或高於30℃,則種子發芽受到抑制。種子經低溫層積處理(1℃—3℃處理30天),播種後可使種子發芽提早到9-10天,發芽率可達88%-91%,出苗後約20天,根莖薯蕷皂甙元已經形成,至幼苗後期可達1.14%。光照對幼苗後期根莖生長和薯蕷皂甙元的積累起良好作用。
3.開花結實的特性
開花。種子繁殖的穿山龍於第2年春季開花,花株率約30%;無性繁殖植株,當年6月開花,花株率約73%;2年以上植株花株率100%,且花期稍有提早。從現蕾到第一朵花開放約經過11-25天,開花期的遲早與開花期的溫度有關。始花後2-8天開花最多,佔開花總數的89.08%。 一天內則以7-9時開花最多,約佔開花總數的80%以上;午後、夜間開花極少,這種現象與開花期間溫度和光照條件有關。
結實。 穿山龍果實發育期主要分為3個不同階段,即果實增長期、種子發育期和果熟期,不同成熟度的果實,其種子發芽率、千粒重均有較明顯的差異。 因此,合理確定種子採收期,對提高種子品質十分重要。
4. 根的生長特性。穿山龍根系活動一般從4月上旬開始,10月上旬結束,以8月增長迅速,無性繁殖植株當年增長率為150%左右,有性繁殖的增長速度比無性繁殖的緩慢。而薯蕷皂甙元的含量,無論有性或無性繁殖,以及不同年齡根莖間隔,無明顯差別。根主要集中於土地上層,無性繁殖1-2年根系垂直分佈10厘米-40厘米,水平分佈半徑幅度為20厘米-60厘米。有性繁殖垂直分佈幅度與無性繁殖基本相同。 要提高穿山龙根茎产量,必须根据根系发育规律和在土中的分布状况,制定出有效的施肥与耕作措施,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,才能获得较高产量要提高穿山龍根莖產量,必鬚根據根係發育規律和在土中的分佈狀況,制定出有效的施肥與耕作措施,確定合理的種植密度,才能獲得較高產量
三、栽培技術
  選地整地。 穿山龍適應黑龍江省各山區生長,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太嚴格,以中等肥力的沙壤土為好,土壤酸鹼度以弱酸至弱鹼性較適宜。在土壤肥沃、土質疏鬆、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長更好。一般深耕25厘米左右,耕翻後整平耙細。 對比較貧瘠的土地,可以通過施用有機肥來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理化性狀。如用堆肥、厩肥、草炭等,必須經過充分腐熟後施用,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。
四、收穫與加工
播種的4-5年採收,根莖繁殖的3年採收。 春秋均可採挖,但春季採收的薯蕷皂甙元含量不高,因春季為營養生長期,採挖的不多,收購的也少,9-10月採收的較為普遍。
加工時去掉鬚根及殘皮,切成小段,採用曬乾、炕幹、陰乾、烘乾的方法,以曬乾、烘乾的方法較好。方法簡便易行,乾燥時間短,薯蕷皂甙元不遭破壞,含量高。陰乾的時間較長,易發霉變黑,薯蕷皂甙元含量低,影響質量。一般667平方米產乾品200千克左右。
五、市場前景分析
以前的穿山龍成品都是靠野生採挖的,隨著連年的不斷採挖,資源日益減少,價格不斷上漲,由以前的每千克5-6元上漲到現在的7-8元,而市場十分暢銷。現在很少有人種植,尚屬冷門的品種,有識之士應開發種植,前景十分看好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