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

艾葉


艾葉
 
【類別】 葉類
【英文名】 Argy Wormwood Leaf
【別名】 大艾葉、杜艾葉、萎蒿。 冰台、醫草、黃草艾蒿
【來源】 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.et Vant.的葉。
【採制】 夏季花未開時採收,除去雜質,曬乾。
【性味】 性溫,味苦、辛;有小毒
【植物形態】 多年生草本,高0.5~1.2m。莖直立,被白色細軟毛,上部分枝。葉互生,中下部葉片廣闊,3~5深裂或羽狀深裂,裂片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,邊緣有不規則的鋸齒,上面散生白色腺點,疏生氈毛,下麵密生白色氈毛。頭狀花序鐘形,長3~4mm,直徑2~2.5mm,幾無柄;總苞片4~5層,密被白色綿毛,邊緣膜質,外層披針形;雌花長約1mm;兩性花結實,長約2mm,紫褐色。瘦果橢圓形,無毛。花期7~10月。
【生長環境】 生於荒地、林緣,有栽培。分佈于東北、華北、華東、西南各省區。
【主要成分】 含揮發油,油中主要為Ⅰ,8-桉葉精、α-側柏酮(α-thujone)、α-水芹烯(α-phellandrene)、β-丁香烯(β-caryophyllene)、莰烯、樟腦、藏茴香酮、反式葦醇(transcarveol)、Ⅰ-α-松油醇(Ⅰ-α-terpineol)。
功能主治】 散寒止痛,溫經止血。用於小腹冷痛、經寒不調、宮冷不孕、吐血、衄血、崩漏經多、妊娠下血、血膚瘙癢。
【附注】 多皺縮,破碎,有短柄。完整葉片卵狀橢圓形,羽狀深裂,裂片橢圓狀披針形,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,上表面灰綠色或深黃綠色,有稀疏的柔毛及腺點,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絨毛。質柔軟。氣清香,味苦。【附方】艾的功用是溫氣血、逐寒濕、調經安胎。
1、流行傷寒(頭痛。大燒,脈盛等)。用幹艾葉三程式,加水一鬥,煮成一程式,一次服完。出汗為好。  
2、妊中作寒(大燒,發斑一由紅變黑溺血)。用艾葉一團,如雞蛋大,加酒三升,煮成二升半,分兩次服。  
3、中風口歪。用五寸左右的小竹筒一根,一頭插入耳內。  
4、中風口噤。用熟艾灸承漿穴與頰車穴,各五壯。  
5、咽喉腫痛。用嫩艾搗汁,細細咽下。又方:用艾葉一把,同醋搗爛,敷喉部。  
6、癲癇諸風。用熟艾灸前後陰之間。灸數隨年歲增減。  
7、小兒撮口臍風。用艾葉燒灰。滿填臍中,外用布縛定。或用蒜蓋臍部,隔蒜用艾絨灸之。  8、肛爛(病人齒失色,舌變白,喜睡如癡,或下痢。肛被蟲蝕,爛見腸了,便難救。此病古稱狐惑)。用艾在管中燒著,熏下部令煙直達患處。艾中加少放雄黃一財煙熏,效果更好。  9、頭風面瘡,癢出黃水。用艾二兩,加醋一升,煎成濃汁,攤紙上貼瘡,一天換二、三次。  10、蛔蟲病(心痛如刺,口吐清水)。用白熟艾一升,加水三升,煮成一程式內服,能把蟲吐出。又方:取生艾搗汁,天明時,先吃一點香甜食品,隨好服艾汁一程式,可把蟲打下。  11、白痢。用陳艾四兩、幹薑(炮)三兩,共研為末,加醋煮陳米糊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七十丸,空心服,米湯送下。  
12、久痢。用艾葉、陳皮等分,煎服。也可用這兩味藥共研為末,加酒煮爛飯成丸子。每服二、三十丸,鹽湯送下。  
13、痔瘡。先用槐柳湯洗過,再以艾灸七壯。血穢瀉後即愈。  
14、妊娠下血。用艾葉三兩,芎窮、甘草各二兩,當歸、地黃各三兩,芍藥四兩,放入水五升、清酒五升中煮成三升,再加阿膠二兩令化盡。每服一升。日服三次,此方中“膠艾湯”。  15、胎動(或腰痛,或搶心,或下血,或倒產,子列腹中)。用艾葉一團,如雞蛋大,加酒四升煮成二升,分二次服。  
16、婦女崩中,血出不止。用熟艾一團,如雞蛋大,阿膠(炒為末)半兩,幹姜一錢,水五碗,同煎服(先煮艾、薑至二碗半,倒出藥汁,加阿膠化開,分三次服,一天服盡)。 
17、產後下血。用幹艾葉、老生薑各半兩,煎濃湯服。  
18、忽然吐血。用熟艾三團,加水五程式煮成二程式,服。又方:熟艾燒灰。取二錢,水送服。  19、盜汗不止。用熟艾二錢、白茯神三錢、烏梅三個,加水一杯煎至作誠,臨時溫服。  
20、水眼腫痛。用艾燒煙,將碗蓋住,過會,刮取碗內煙煤,以溫水調勻洗眼,水中加一點黃連汁更好。  
21、臉上黑痣。用艾灰、桑灰各三程式,淋水迴圈幾次取汁,濃煎成膏。常取少許敷痣上,能便痣爛脫。  
22、鵝掌風。用艾四至五兩,加水四至五碗,煮五、六滾,倒入大口瓶內,將手心放在瓶口上,讓熱氣熏。水冷,熱後再熏。極為有效。  
23、小兒爛瘡。用艾葉燒灰敷搽。  
24、疔瘡腫毒。用艾蒿一擔營業稅灰。淋水取汁,以一、二合調和石灰成糊,先用針刺瘡至痛,再點藥,三遍後見效。  
25、背瘡初發。在患處先貼上濕紙,先變幹的地方是瘡頭,用艾烘灸,不計壯數。痛者灸至不痛,不痛者灸至痛,毒即消散。如不散,也不能內攻了。此方被贊為神方。  
26、蟲蛇咬傷。用艾灸幾壯,有效。  
27、風蟲牙痛。化蠟少許,攤在紙上,鋪,艾一層,卷紙成筒,燒煙熏鼻。又用口呵吸煙氣,即可止疼消腫。
【備註】艾性至熱,不可久服。老人丹田氣弱,臍腹畏冷,可用熟艾裝布袋中,兜著臍腹,便覺溫適。



艾葉
葉羽狀深裂,上表皮深黃綠色,下表皮灰白色,具有特殊異芳香.
【性味功用】  味苦、辛。性溫。有溫經止血、散寒止痛的功能。用於咯血、衄血、便血、虛寒性月經過多、妊娠漏紅、月經不調、宮冷不孕、腹痛、胎動不安等。還用於皮膚濕疹、搔癢。製絨燒灸用於寒濕痹痛。近年又用艾葉油止咳、袪痰、平喘、抗癌。
【藥理】  (1)平喘,能鬆弛支氣管平滑肌  (2)抗菌、抗病毒  (3)止血。
【用法】  內服入煎劑,常用量3~10克。  外用:搗絨作炷或製成艾條重灸,搗敷,煎水熏洗或炒熱溫熨。
【禁忌】  陰虛血熱者慎服。
本站所有內容『 無任何醫療結果擔保 』僅供專業人士參考,並且也無法取代醫生的診斷,因此強烈建議任何的「醫療行為」,仍須透過正常管道的醫生處方。

1 則留言: